匯聚集體智慧

啟發創新力量

 

 

 

關於「騷•In•廬」知識平台

「騷•In•廬」知識平台是一個網上資訊庫,旨在為社區提供社會創新經驗的案例和工具,並將設計思維帶入社區實際應用。我們期望藉著分享創新高效的解決方案,讓有志者按需要適度採納及調整其內容,由此延展個人構思,融入項目中使用,一步步驅動社會改變。與此同時,我們欲透過分享相關知識,集合一眾對社會創新抱有熱誠的人士,建立廣泛的協作網絡,共同參與社會創新行動。

CASES

青年參與

滾動的書:深入社區的兒童流動知識車

流動概念的書車,為香港貧困兒童提供閱讀體驗。 概述 對於貧困家庭的小朋友來說,能夠有閱讀的機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小朋友擁有閱讀機會,也會覺得閱讀是一件無聊活動。身邊缺乏閱讀資源,小朋友抗拒閱讀,必然減少學習新知識的機會,阻礙他們未來的發展。 成效 「滾動的書」(Rolling Books)一直致力推廣閱讀,經常為香港弱勢家庭的兒童舉辦具互動性和引人入勝的閱讀活動,讓他們體驗閱讀樂趣。組織利用流動書車的概念,創造平等無障礙的空間,讓孩子們前來閱讀和學習。組織亦會收集優質的二手書,以免費或非常實惠的價格提供給有需要的家庭。 過程 靈感 「滾動的書」創辦人莊國棟(James)擁有豐富的書店經營經驗。James在2018年首次申請好薈社種子基金時,便想著要去租一輛客貨車,駕駛它到城市每一個角落,成為當地的流動圖書館。在某一天的下午,他嘗試在學校操場上實行這個想法,但他很快便遇到難題。 老師們作為持分者並沒有積極提供反饋。因此,James決定來個小實驗,在兩個地點同時進行閱讀活動——一個在學校禮堂,一個在停泊於操場上的客貨車。他發現,由於禮堂的空間比較大,因此參與者的參與度較高,亦更願意提供意見。然而,儘管他已為客貨車裝飾一番,但仍沒有成功引來迴響,吸引人流。…

社會共融

看得到的錢包:便利視障人士生活的鈔票識別錢包

鈔票識別錢包,令視障人士生活更方便。 概述 很多視障人士都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形形式式的不便與困難,而難以分辨鈔票便是其中之一。這為他們帶來極大的不便,甚至或會因此而遭人欺騙。 成效 「無事無事研究所」 (Mosi Mosi) 團隊有見及此,便設計了一個有助視障人士分辨鈔票的錢包。錢包上裝有金屬標記,讓他們可以鈔票的不同長度、寬度來辨別鈔票。 過程 靈感…

社創設計教育

快速模型製作:以模型製作作爲思考過程

概述 貧富差距影響深遠,對中學生而言是個宏大的議題。如何讓學生有切身的感受,並增加他們對這議題的認識?2020 年 10 月至翌年 5 月,JCDISI 與台山商會中學合作舉辦工作坊,讓修讀通識科的學生參與,延伸他們在學科中對全球化議題和持份者分析的學習,對貧富差距進行探究,製作互動裝置,舉辦沉浸式展覽,讓學生體驗貧富差距。 過程 啟發思維…

社區資源
社會共融

過渡性社會房屋實驗︰前聖公會赤柱小學活化改造之旅

概述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2018年宣布發展過渡性房屋等6項新房屋措施,主要為正長期輪候公屋及居住環境惡劣的基層市民提供可負擔的適切房屋(備註[1])。  在2018年10月,理大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J.C.DISI)以「過渡性社會房屋」為主題,在「理大賽馬會社創『騷‧In‧廬』」計劃之下,舉辦了「十萬分一」的第一季社創研討會,旨在(1)促進不同持分者就「過渡性社會房屋」進行全面的討論;(2)建議一系列著重規劃及建築設計的「過渡性社會房屋」計劃,例如活化閒置建築物,用作租住單位,為基層群體建立一個安全便利及得到支援的環境,協助他們全面融入社區。  此後,J.C.DISI選取了位於深水埗通州街及欽州街西交界用地、前聖公會赤柱小學及馬灣舊村三個地點進入行動項目階段,並分別與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C-Lab和科進三家專業顧問團隊,為「過渡性社會房屋」提出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就當中的工程技術、交通限制、規劃設計、營運的可持續性等提出解決辦法,並回應來自當地社區的憂慮。雖然這些設計意念未落實,但也為不少非政府組織對當時嶄新的房屋措施有所啓發。  成果 J.C.DIS和專業顧問團隊在三個行動項目中總結了在規劃、設計和實行的建議及指導原則,作為加速供應「過渡性社會房屋」的參考。當中原則包括:(1)功能實用原則;(2)實際可行原則;(3)美觀設計原則;(4)適切宜居原則;(5)鄰里包容原則;(6)社區共融原則;(7)凝聚努力原則;(8)可持續原則;(9)彈性設計原則;(10)可重置原則。  在2020年,J.C.DISI公開發表行動項目報告,供社會各界參考。這也引起不少對發展「過渡性社會房屋」感興趣的社會服務機構主動接觸。其中,香港仔坊會(AKA)更以前聖公會赤柱小學選址,申請政府資助以營運過渡性社會房屋。由此可見,此行動項目有助引起社會關注,並促進更多跨界別人士和機構合作推動「過渡性社會房屋」這項當時嶄新的房屋措施。  以下將詳細介紹選址在前聖公會赤柱小學的行動項目。它有助說明如何將校舍活化再用,透過利用支援設施改造課室為過渡性社會房屋,以及令項目融入鄰近社區的規劃和設計考慮。  過程 靈感…

積極老齡
社區資源

院舍環境評估工具:從空間入手 營造認知障礙友善安老院舍(暫只提供中文版)

概述 「雙老化」(人口老化及樓宇老化)一直是香港的重要課題,長者在安老院舍的生活環境和質量亦一直受到重視。隨著人口老化,認知障礙人士的數量預期會逐漸增加。近年,社會日漸關注他們能否在安老院舍獲得適切服務並安享晚年。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J.C.DISI)留意到現有的安老院舍設施有不少改善空間,才能滿足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特殊需求,且讓照顧者和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照護。於是,J.C.DISI在2023年12月開始,聯同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系,以及不同的社區安老院舍,將源自澳洲資深學者Richard Fleming教授的環境評估工具(即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ol,簡稱EAT)重新詮譯成適合香港本地的版本。項目團隊希望藉此普及化認知障礙友善環境設計,為照顧者和護老工作從業員提供「入門」工具,審視居住環境的認知障礙友善程度。  成果 這個項目旨在革新香港的安老院舍的環境空間及照顧服務,營造對認知障礙症患者更友好的居住環境。項目團隊將項目定位在安老院舍,並以空間環境改造為主要的介入方法,塑造具包容性的環境氛圍。 項目其中一個願景是讓護老行業從業員和一般公衆把認知障礙友善環境的概念視為常識(Common Sense),而這牽涉到「知識、態度與行爲(實踐)」(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