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管培訓出發 營造認知障礙患者的「舒適生活圈」(暫只提供中文版)

積極老齡
社區資源

概述

隨著人口老化,認知障礙人士的數量預期會逐漸增加。提升大眾對認知障礙症的關注和學習應對方法,有助建立一個包容且能夠回應患者需求的社區。物業管理從業員作為社區的前線工作人員,頻密地接觸長者居民,若我們能介入物業管理人員的工作,向業界推廣關愛文化,使他們能進一步支援長者的社區生活,將對認知障礙人士帶來莫大幫助。

有見及此,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J.C.DISI)推出了培訓課程,旨在讓不同崗位的物業管理從業員,由淺入深地認識與認知障礙症相關的知識,掌握與患者溝通的原則、態度及技巧,使他們有足夠能力為有需要的長者住戶提供協助,提昇服務的專業性。

(圖示:學員正在參加物業管理培訓課程。)

(圖示:團隊將課程筆記輯錄成小冊子,加强業界對此的關注和知識。) 

成果

J.C.DISI於2023年8月與香港物業管理師學會合作,於2024年3月至5月完成9個單元合共24小時的課程。是次計劃推出的目的,是因應現時坊間鮮有與結合認知障礙症和物業管理知識的培訓,即使香港物業管理師學會以往一直推行持續進修計劃,鼓勵會員積極進修以提升服務質素,但過去甚少專門針對認知障礙症的教學。是次課程推出後,喜獲業界肯定,更成功認可為物業管理監管局「持續進修計劃」中的核心課程。隨著人口老化,業界對相關培訓的需求日益增加,是次合作正好滿足到業界對培訓的需求。課程推出後反應良好,報名人數超額3倍,最終54人獲取錄,他們分別來自34間物管公司,服務於全港37個不同類型的屋苑。 而根據學員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學員對以下4項課程重點,以及對課程的整體滿意度都有超過90%的正面評價。 

靈感

本課程源自理大賽馬會「騷‧In‧盧」第十五季以「100種腦朋友」為主題的社創研討會及共創工作坊,當中招募了一群來自不同背景和專業,並關注認知障礙人士福祉的公眾人士成為「社會設計師」,參與共創過程。他們帶著「假如有一天,我患上了認知障礙症……」的疑問,引發了一連串思考:

  • 我(患者)的聲音如何被聽見? 
  • 我仍有能力或願意為社區繼續作出貢獻嗎? 
  • 社區人士在不同情境遇上我時,應該怎樣和我相處? 
  • 如何在社區內營造關懷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文化? 

共創團隊探討了認知障礙人士的日常生活,發現隨著患者身體機能的衰退,生活空間大多局限在住所周圍。因此,無論是負責屋苑日常運作的保安員、管理文娛康樂設施的會所經理,還是規劃及監察屋苑大小政策的物管主任,都與患者的生活質素息息相關。與此同時,業界也希望從業員能參與相關培訓,以應對屋苑人口老化而衍生的問題,並藉此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圖示:共創工作坊之活動照片。) 

J.C.DISI相信舉辦培訓課程能回應雙方的需求,而為了確保培訓內容具實務性,J.C.DISI在課程籌備階段進行了詳細的資料搜集,實地考察了屋苑環境,並與不同職級和崗位的物業管理從業員進行訪談,收集他們的有關故事和經驗。例如,有一位物管主任表示,曾有一位年長住戶走入管理處,一本正經地向他查詢銀行事務。經過一番溝通,才發現那名住戶患有認知障礙症,因而將管理處誤認為銀行。受訪者反映,提升物業管理從業員對患者需求的認識,能幫助他們在工作中以同理心對待患者,學習耐心地向對方作出適切回應。

(圖示:在設計課程前,團隊與相關持份者進行問卷調查和個案研究。) 

構想

除了物業管理業外,J.C.DISI曾考慮以交通業和零售業為切入點,並希望與相關企業合作。然而,在初步洽商階段時發現相關企業的合作空間較小。相比之下,物業管理業的參與動機較強,加上參考了「15分鐘生活圈」(標註[1])的概念後,J.C.DISI相信向物管業界推廣認知障礙友善的屋苑管理文化,能有效為患者在日常出入、休閒娛樂和社交網絡等方面提供協助。 

透過訪談,J.C.DISI發現較多受訪的物管從業員在面對認知障礙人士時,感到「難以溝通」和「不知道可以怎樣提供協助」,反映物業管理員對認知障礙症的行為特徵及情感需要了解不足,而行內亦缺乏應對患者的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f Operation),以致從業員面對患者時無所適從。有見及此,課程設計以「溝通」為重點培訓方向,9個單元課堂中會循序漸進向學員分享與患者相處的溝通原則、態度與技巧,以及如何調解因患者情緒行為問題而起的人際衝突與誤會。除此之外,為了加強學習的延續性及影響力,課程亦加入了認知障礙友善的屋苑管理作為主題,以物管經理、企業培訓主任為對象,向他們灌輸關愛意識,將友善措施融入業內制度,例如:推動訂立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f Operation)以確保前線員工在執行上的連貫性;在籌辦社區活動時,考量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特殊需求,增加他們參加活動的意欲。

實行

在課程設計上,J.C.DISI參考了「成人學習理論」(Adult Learning Theory),按照學員的工作性質及學習能力,將課程分為「基礎篇」、「專業實務篇」和「管理技巧篇」三個階段,共九個單元。

第一階段的6小時的「基礎篇」涉及3個單元,介紹認知障礙症的基本概念、簡單的溝通方法及支援患者的社區資源。

第二階段是12小時的「專業實務篇」,共4個單元,針對患者情緒行為問題如走失和人際衝突,介紹實務工作技巧。

第三階段是6小時的「管理技巧篇」,涉及2個單元,了解如何建立認知障礙友善的屋苑管理。

「基礎篇」課程的學員多為前線同工,如保安員和物管助理,而「專業實務篇」及「管理技巧篇」課程的學員則多為屋苑經理和主任。所有學員至少完成了一個階段的課程,其中一半(27人)更完成了全部三個階段的課程。學員的學習態度主動且認真,出席率達九成。學員表示,課程有效地加強他們對認知障礙症及患者需求的理解,並提升了他們處理突發個案的信心和能力。

(圖示:共九個單元的課程清單。) 

成人學習模式

成年人學習的方式、時間和目標,來設計課程内容,提升學習成效。 

在編寫課程脈絡時,團隊沿用了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L. Thorndike的「成人學習理論」。他們認為成年人的學習模式有以下幾個假設,包括在學習過程學習過程中需要知道「為甚麼」,過程中要有「自我滿足」的需求;需要將與工作有關的經驗帶入學習中;並且以問題導向(Problem-based learning)為中心,該理論相信學習動機來自內在及外在因素。 

 

他們也應用到美國社會學家Mezirow的「轉化理論」,在設計課堂內容時配合學員的四個學習段,包括「聚合」(aggregated state) 內心有既定的對人、事、物的認知與看法「分離」(separation state) 經歷一些啟發性的經驗/刺激,使他們對外在環境產生好奇,激發學習動機,願意接受新事物,進入了初步學習的狀態;「臨界(liminal state) 對既定假設/信念重新審視與質疑,對於新接觸到的事物與觀念進行批判性思考;「再聚合狀態」(aggregated state) 經過反思後,期望會成功轉化內在新舊認知與觀念的衝突,發展出一種全新的理解 

 

 

標註:
[1]「15 分鐘生活圈」是巴黎第一大學教授 Carlos Moreno 提出的城市規劃概念,提倡無論是日常起居飲食、工作、醫療、教育、休憩公園,以致文化上的需求,皆可在住處以步行或踏單車於 15 分鐘距離內滿足。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節錄自項目團隊成員伍詠欣女士之訪問 

返回所有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