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科技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何與長者之間有效的資訊傳遞渠道是一些長者中心面臨的創新挑戰。在2019年至2021年,理大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J.C.DISI)與東華三院方肇彝長者鄰舍中心(簡稱中心)以這個問題為焦點,設計語音互動機械人「東仔」作為長者中心溝通大使,來改善長者會員與中心的溝通。
成果
項目成功共創了幫助長者與中心改善溝通的語音互動機械人(東仔)的原型,在中心試用,並參與了多項展覽。東仔可以透過說話的方式,向長者可以提供以下六個範圍的基本對答:打招呼、天氣資訊和提示、日期和時間、活動資訊、服務資訊、其他有趣的資訊,東仔還可以通過動作和不同的面部表情做出更人性化的反應。
過程
靈感
為了讓長者獲取服務資源,長者中心需要與區內長者保持有效溝通。
本次行動項目所在的中心不定期向會員發放臨時服務資訊,如果會員不親自到中心則無法獲取資訊;由於部分長者識字率低,不習慣閱讀中心內的海報;長者亦因擔憂打擾中心職員,而甚少向中心職員求助。此外,疫情期間職員只能以「電話通知」的方式傳遞資訊,但增加了員工工作量,而且無法接觸非會員。傳統的溝通方式存在較多不足,溝通的策略急需創新優化。
構想
初期,項目團隊召集設計師、長者會員及中心職員等相關方開展共創工作坊構想方案,工作坊上大家提出為中心創建一個宣傳角色,甚至可以移動到區內不同地方為長者提供中心資訊。這個可愛、自動化的角色能把技科帶到長者的生活當中,吸引他們更常到中心。長者認為他們可以從這個宣傳角色獲取服務和活動資訊,無需打擾職員。
長者在共創工作坊中為這個宣傳角色取名「東仔」,「東」來自「東華三院」的第一個字,而「仔」有「小東西」的意思,帶有可愛的聯想。
實行
東仔設計團隊由J.C.DISI和設計顧問Eureka組成,並邀請機械產品開發和產品製造的夥伴Roborn加入團隊。團隊參考了Paro、Jibo兩款標誌性的機械人,清晰闡述對東仔規格和技術方面的期望。根據中心長者的實際情況,設計團隊為長者中心設計互動機器人時提出以下四點關鍵的設計考慮:簡單的使用介面、合適的尺寸、配備螢幕、受歡迎的外表和個性。
在正式的共創過程中設計團隊於各方開展了多次工作坊來共創東仔。通過職員參與工作坊,中心職員表達了對東仔的期望,設計團隊根據職員的意見初步整理出東仔五類對話內容:天氣、中心活動、交通、笑話、遊戲。
接下來,設計團隊與專注於開發機械產品和技術的公司Roborn商討技術框架。Roborn為東仔搭建出基本的硬件設備,並建議了技術框架。第三步則是通過多次用家工作坊為東仔設計外形及性格,通過巧妙運用3D視覺化原型製作來幫助長者表達他們的意見,設計師根據所得的意見繪畫出東仔的四個初步設計。結果選出「太東人」為最喜歡的設計。
考慮實際的生產及操作,設計師調整了東仔的姿勢、開關按鈕位置、面部、及顏色四個方面,使長者能在更安全的情況下與東仔互動。最終形成東仔的設計原型。最後邀請用家(長者、中心職員)參與原型測試,團隊從旁觀察東仔的使用情況,並提出改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