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閣邨跨代共融治療花園 

積極老齡
社會共融

概述︰

隨著醫療進步,人口老化已成為現代社會的常態,年輕人、中年人和長者的生活交匯越來越多,如何構建一個能跨代共存的社區,是尤重垂直空間之城市的重要規劃考慮。「麗閣邨跨代共融治療花園」是2022年的一個跨學科和跨界別的合作,參與單位包括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香港房屋委員會、凝心薈(麗閣)以及 設計工作室Onebite Studio。這個項目以深水埗舊式公共屋邨的一所正在興建的安老院作為設計藍本,團隊希望將新落成的天台空間,設計成一個容許不同年齡層使用的空間,締造更多跨代相處的機會。 

成果︰

推動該項目的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以雙老化」(即人口老化及樓宇老化)為策略焦點,希望探索應對香港住屋和社會基礎設施需求的良策,以在人口急劇老齡化下,支援居家安老。 

這個空間概念設計項目在收集用家意見後,提出了在天台空間增設設施的介紹,並發佈空間平面圖和報告。在這構思中,項目主要能為幾類人群帶來效益,包括安老院日間暫託服務的使用者、安老院居民、安老院僱員、安老院長者的家屬、最後是該屋邨的年輕人及長者。項目中的各種設施,包括運動區和休息區,都巧妙地將用家屬性控制在中性位置,既可以服務長者,亦能惠及年輕人,這有助凝聚該社區不同年齡層的用家,創造一個鼓勵性的環境,連結大多數的社會群體。 

過程︰

靈感

在不少發達城市,長者往往因為無法融入節奏緊張明快的生活,而被社區有意無意地排除在外,繼而衍生出孤離感。因此,項目團隊在策劃活動時的其中一個思考方向,是探索垂直城市中的跨代共融遊樂的設計概念,將之引入香港公共休憩空間,為長者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同時鼓勵他們養成多運動的生活方式,從跨代互動中得益。 

麗閣邨是香港典型的社區例子,例如地下至首層被用作日間安老院舍、戶外設施較少,自然日光受限,呼吸到新鮮空氣的地方不多等。因此改造麗閣邨,對於試點在垂直空間中探索社區安老課題具有參考價值。麗閣邨在1981年落成,八座樓宇共有6,500名居民,中老年及家庭居民數量龐大。行動項目的選址是邨内一所興建中的安老院舍的天台空間,與麗萱樓、麗薇樓和麗蘿樓的平台層相連。擬議的設計方案設想跨越垂直空間的障礙,把屋邨和安老院的居民匯聚並連結,並構建一個跨代共融的療癒花園。因此在構思設施時,會更著墨於休息區域和有利鄰里溝通的特性。

麗閣邨是香港典型的社區例子,例如地下至首層被用作日間安老院舍、戶外設施較少,自然日光受限,呼吸道新鮮空氣的地方不多等等;
因此改造麗閣邨,對於試點在垂直空間中探索社區安老課題有參考價值。

構思

爲了解空間使用者的需求和痛點,設計團隊在事前親身造訪麗閣邨,為受衆進行用家分析,包括安老院日間暫託服務的使用者、安老院居民、安老院僱員、安老院長者的家屬、最後是該屋邨的年輕人以及長者。設計團隊綜合這些「用家分析」和社區特性,最終為天台空間訂出了五大區域,包括休息區、健行徑、多功能草坪、苗圃花園、運動區及健身徑,分區以一條環形路徑連接,並設有三個故事角與懷舊物件,鼓勵朋友和家人之間分享故事。

S7 Website 04

實行

在這五大區域中,當中頗有一些亮點值得留意,這些小節都體現出團隊在構思過程中,照顧到不同使用者屬性差異的用心,例如在健身徑的用料上,他們會使用組合積木來鋪設難度不一的路徑,確保體能不一的用家都能使用;在休息區,團隊考慮到附近有較多家庭用戶,因此採取了內圓的長椅設計,更鼓勵小社群的溝通。 

在健行徑內的中央空間,團隊特別增添了可折疊的成繭狀,設置了照明與指向性音響播放器的聲頻治療站,這很顯然是為了回應安老院需要進行復健和認知訓練的長者群體,方便護理人員或家屬陪伴認知障礙的患者進行放鬆與静坐默想。  

團隊嘗試在設計方案裏回應「用家分析」收集到的不同持份者之需求。

「麗閣邨跨代共融治療花園」尚未在現實生活中落成,但從一個構思設計層面,卻體現了非常細緻的社區共融的意念,兼具執行度和創新性,當中採納的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值得其他社區規劃的項目借鑑。 

以人爲本的規劃思路 故事角重新連接鄰里

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思路下,社區是一個流動且交匯的有機體,不同的年齡層、照顧和被照顧者,都應該平等和諧地共同生活,這指向的不至於是物理上的靠近,而是透過硬件設施引導用家走向根本上的共融。以「治療花園」為例,他們在休息區增添了老少咸宜的故事角,這個「故事角」會因應季節替換成合時的懷舊物品,鼓勵朋友與家人在天台消磨時光,分享生活小故事。這一主題場景,將尋常的座椅變成了能連繫朋友鄰里的理由,而不同的懷舊擺設,更可以協助長者及他們的照顧者進行一些記憶力和聯想力有關的腦力、視覺訓練。 

在傳統舊式社區場景,經常會出現一種將持份者分割的情況:小孩子的遊樂場謝絕大人,大人的花圃小孩會嫌悶,老年人的活動範圍更則更是侷限,若不是在老人中心,便只能在平坦有欄杆路上散散步,即使有雨露均霑地顧及不同年齡用家,但卻僅僅是把他們各自的需求,像福袋一樣零散地湊合起來。 

另一例子還有苗圃花園,團隊刻意在功能性的區域邊界處,放置了不同高度的花槽,讓能力不同的用戶共同進行種植活動,這小舉動能打破過去花圃只是給大人欣賞的刻板印象,搖身一變成了小孩子和大人也能投身的園地。「治療花園」所作的嘗試,展現了社區規劃的多樣性,為社區共融的可能性,提供了有趣生動且充滿想象的空間。 

資料來源:

  1. 節錄自陸永康博士在社會創新區域論壇(SIRF)2020的專題研討三「智慧鄰里及社區:連繫無界限」的分享。簡報題目為「垂直城市中的跨代社區」(點閱重溫完整片段)  
  1. 理大賽馬會社創「騷‧In‧廬」行動項目網頁:https://www.polyujcsoinno.hk/zh/innovation-themes/s7/action-projects-vertical-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