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米行動︰全民參與的社區營造方案

社區資源
社會共融

概述

一平米可以創造什麼?有地區組織年前推行「一平米行動」,鼓勵群眾主動改變身邊的一平米。策辦有關企劃的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簡稱「大魚營造」),紮根在上海市長寧區的新華路街道——一個住了近七萬名居民的街區。該團隊在在 2021 年 6 月至 11 月期間,聯同當地居民和藝術家,展開了名為「一平米行動」的計劃,目標是鼓勵居民下而上地提出並執行改善社區的方案,主動參與社區治理,重塑居民和社區的聯繫。

成果

「一平米行動」在2021年6月底啟動,團隊收到超過三十份來自區內不同持份者的建議,並從中揀選了十個付諸實行。過程中,不少在該區生活或工作的市民都參與其中,提出許多空間改造的想法,讓新華路街區成了市內一抹獨特的景色,亦成為其他街區的模範。這個計劃的宗旨,是希望參加者對社區治理有切身體會,通過改變一平方米的微小空間,經歷發掘社區需求、發起行動,和尋求社區共識的三部曲,並在這過程中梳理社區空間權利及責任,繼而構建社區互惠互利的關係。這種參與式空間營造項目也可視為對居民的賦能過程。

過程

靈感

「一平米行動」誕生的契機,緣於居民對社區議題的關注以及對更美好社區的憧憬,這些特質反映在他們對行動的所投入的熱情和積極性上。綜覽整個行動,他們不僅呈現出對社區發展的歸屬感,亦願意親自參與,透過具體行動改變周遭環境,繼而改善整個空間區域。在行動中,眾社區持份者各司其職:作為倡議者的官方和管轄者在收集民間方案後,為藝術家和居民牽線,協助他們將社區變成一個展現歸屬感的舞台,每個人都分別以自身力量貢獻社區。歷經多年的社區營造經驗,大魚營造相信,每個地方的居民,都有權利且有能力參與改變社區環境,用「人人可創作」、「人人可參與」的「微公共藝術」形式連接生活在社區的鄰里人群,討論社區、街區的公共價值,這也是「一平米行動」的初衷。

構思

「一平米行動」的目的是讓當地居民參與改善社區環境,因此,了解他們關心的議題及找出有興趣的人士至關重要。大魚營造在沒有任何前設條件下,進行了兩組測試性的快閃活動,包括用螢光膠帶在人來人往的商業街上貼出一平米的方格,並在方格寫上「此地一平米,此刻屬於你」的字句,從傍觀察路人反應,並上前與他們交流對話,了解他們對理想社區的想法。此外團隊又曾用宣傳物料將單車大改裝,並在社區中四處穿梭,流動地收集當地居民對改善該區環境的建議。

執行

考慮到藝術家和當地居民是「一平米行動」中兩個主要構成,大魚營造在實行項目時,亦從這兩方面著手。首先,他們邀請了當地和外來藝術家,連同活動策劃人舉辦了「社區藝術何為」的圓桌沙龍活動,以激發參與者的想像力。在確立藝術導師團的身份後,他們遂成立了「新華便民藝術服務社」,招募對企劃感興趣的藝術家及設計師加入。

當地居民方面,團隊則通過線上和線下兩個途徑,於新華街區社區徵集社區改善的方案。團隊最終收穫數十份申請,其中符合主題的有三十份,他們在整理市民想法後,確立了新華街區環境改善的三個方向——「兒童友好」、「空間美化」及「在地文化」。

隨後,團隊邀請提案者與藝術家共同探索街道,互相交流,並在徵得相關人士同意後成為正式方案。由於項目涉及地點的權責和邊界問題,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最終,有十個提案成功實行,為新華路街區的面貌帶來全新的活力。

方法名稱︰全過程社區參與式發展路徑

全過程社區參與式發展路徑著重「人人」,即社區裡的全體成員,不論是政府、居民、商戶、租客或工人,每個環節都可以發起議題。「人人合意」指的是建議獲得社區其他人的同意,項目或行動需要不同持份者討論,在符合社區發展共同願景的前提下達成合意。「多方共建」則是不同持份者在共同的願景下集資、招募人手,共同營建。「共同運營」就是「人人」共同維護、共享成果,並讓活力持續下去。如此循環,助力社區螺旋上升。

參考資料:

1.節錄自朱丹女士代表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在社會創新區域論壇(SIRF)2022的專題研討一「空間營造與全齡共融」時分享(點閱重溫完整片段)

2.社造學堂|「藝術」賦能社區:以上海新華路社區的兩個行動為例https://mp.weixin.qq.com/s/lE0qgwnZM-6Nl_uGSMEuxw